4月初,时隔八年,任天堂Switch 2正式登场。作为一款备受瞩目的游戏设备,Switch 2在屏幕、手柄和性能等方面较上一代实现了显著突破。然而,如今的游戏市场早已不再局限于传统的PlayStation和Xbox,手持游戏PC如雨后春笋般涌现,这使得Switch 2的市场定位变得更加复杂。

  那么,将Switch 2与两款热门PC游戏掌机——Steam Deck OLED和ROG Ally X进行对比,会碰撞出怎样的火花呢?

  从整体性能来看,三款设备的排名为:Switch 2 > Steam Deck OLED > ROG Ally X。

  然而,性能并非衡量设备的唯一标准。以下将从电池、显示屏和内部配置等方面进行详细比较。

  1.电池性能

  电池性能的比较可以通过查看电池容量(Wh)和能耗来实现。Switch 2的电池容量为20Wh,最短游戏时长为2小时,最大能耗约10W;最长游戏时长为6.5小时,最小能耗约3W。

  相比之下,Steam Deck OLED的电池容量为50Wh,最短游戏时长为3小时,最大能耗约17W;最长游戏时长为12小时,最小能耗约4W。而ROG Ally X的电池容量为80Wh,最短游戏时长为2.7小时,最大能耗约29W;最长游戏时长(Net flix视频播放)为14.5小时,最小能耗约5.5W。

  尽管Switch 2的电池容量最小,能耗也最低,但与初代Switch相比,它已经实现了显著升级。对于手持设备而言,电池设计通常有两种选择:一是保持电池较小,通过软件优化来适应硬件限制;二是增大电池容量,从而减少对软件优化的依赖。

  例如,ROG Ally X的设计目标是能够运行Windows 11上的所有AAA级PC游戏。由于PC通常连接电源,能耗问题相对不那么突出,因此即使操作系统和游戏在电量使用上存在浪费,Ally X也可以通过增加电池容量来弥补。

  而任天堂则凭借对软件和硬件的完全控制,能够针对硬件特性进行优化,确保每一瓦电量都得到充分利用,从而选择更小的电池,使设备保持轻薄。Steam Deck则处于中间位置,其专为手持设备设计的操作系统比运行Windows 11的ROG Ally X具有更多的控制权,能够用更少的电量完成更多任务。此外,Steam Deck还设有程序,鼓励开发者为其进一步优化游戏,以获得“Deck Verified”认证。

  2.显示屏表现

  在显示屏方面,三款设备各有特点。

  Switch 2采用7.9英寸LCD屏幕,分辨率为1920 x 1080,支持HDR和最高120Hz的刷新率,并支持可变刷新率(VRR)。

  Steam Deck OLED则配备了7.4英寸OLED屏幕,分辨率为1280×800,支持HDR,最高刷新率为90Hz,但不支持VRR。

  ROG Ally X采用7英寸LCD屏幕,分辨率为1920×1080,不支持HDR,最高刷新率为120Hz,支持VRR。

  尽管Switch 2没有采用OLED屏幕,但LCD屏幕的表现同样出色。在任天堂的实操活动中,许多试玩者对Switch 2的显示屏赞不绝口。它是三款设备中唯一具备120Hz刷新率、HDR支持和VRR支持的显示屏,并且拥有最大的屏幕尺寸。HDR技术能够使色彩更加绚丽,120Hz的刷新率可以实现超流畅的游戏体验,而可变刷新率则有助于节省电量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