在ACGx看来,《章鱼噼的原罪》值得关注的除了故事剧情和动画制作,还有发行。虽然是电视台出资制作,但为了契合原作漫画,动画只制作了6集,且完全放弃电视台渠道,转而大规模上线流媒体平台,可以说是一部彻头彻尾为流媒体时代而生的动画。

流媒体时代的电视台自救行动

虽然《章鱼噼的原罪》动画最大的金主是日本电视台TBS,但实则并未在其旗下频道放送,而是在Amazon Prime Video、Disney+、Niconico等全球绝大部分主流流媒体平台上线。动画制作人须藤孝太郎在对外采访里,就提及动画化目的是“尽可能展现原作魅力”,因此制作和发行思路较于TV动画各有取舍。

在制作方面,须藤认为:“删减或掩盖敏感场面的做法并不合适,强行按照TV动画规格扩展内容同样不妥”。因此观众所看到的《章鱼噼的原罪》动画仅有6集,每集内容时长不定,就连OP和ED制作也跳出常规。

在发行方面,动画放弃电视台渠道,专注于网络发行,显然也是考虑到原作里的刺激性画面和情节并非所有观众都能接受。即便制作组在片头特意声明,评论里也有观众表示自己在观看过程中感到生理不适。当然这些内容引发的讨论热度也是肉眼可见。

在动画营销方面,《章鱼噼的原罪》OP 邀请到了日本当红歌手ano演唱,大量周边同步动画放送开启贩售,期间还有官方主持活动鼓励观众讨论。虽然不少观众是被温馨治愈的预告和OP“骗”进来的,却被高水准的制作和抓人的剧情拿捏。眼下各国观众都是一个样,嘴上说着“看EMO了”“纯折磨”,还是准时守候动画更新,心甘情愿在评分网站打出高分。

图中翻译来自有道

从结果来看,TBS为动画选择网络发行似乎是冒险但收益颇丰的决定,实则结合日本电视台近几年境况就能意识到,这也是TBS等电视台面对流媒体时代的自救。

在日本动画制作委员会中,获得了播出权的电视台,围绕作品的营收主要来自电视广告收入,但近些年全球流媒体平台迅速崛起,越来越多动画、影视等作品将其作为重要发行渠道,电视台参与到跨媒体开发中,实现收入渠道的多元化也越发重要。

根据近两年相关报道内容,日本电视台都在积极行动。比如朝日电视台就与东映成为合作伙伴,参与剧集、院线电影等开发。再比如富士电视台推进海外公司合作之余,还设立动画业务部门和授权业务公司。

TBS电视台同样紧跟趋势,通过合作和收购的方式以IP方、发行方、制作方等多个身份深度参与IP运作,探索更多营收模式。就《章鱼噼的原罪》来说,将其播放权分发全球各个主流流媒体平台便能赚取可观版权费用,极具话题性的内容也注定动画不会缺少热度,后续商业开发似乎也不必太过担忧。

结合日本动画发行市场变化来看,依靠网络发行是可预见的未来趋势,继《章鱼噼的原罪》之后还会有无数类似的作品出现。但是未来又有多少像《章鱼噼的原罪》这样成功的案例,便不得而知了,毕竟一个成功的爆款,故事、题材、制作、营销、发行每一个部分都是环环相扣,至关重要的。